长文

谢益辉 2018-09-07

两周前我写的《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是我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中文日志,花了我三整天休假时间。这周我啥正事都没干,只是埋头用四整天时间写了一篇英文日志,一不小心又写成了我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英文日志。写完统计一下字数,八千单词。鉴于话题有一定的敏感性,可能会得罪一些人,所以我先找人给我把把关,下周再发出来

现代人在电脑上写东西相比起古人只能用笔在纸上写东西可谓是方便了十万八千倍。主要是方便在可以随时、任意、以及无限增删改,这意味着我们在写东西之前不用过多考虑细节,顶多是想一下大概的框架;有时候甚至连大概框架都不用想,只需要有个中心思想,一边写一边搭框架、填内容。甚至有时候一开始连中心思想都可以不明确,而是在写的过程中越写越清晰。

两个月前我刚提到《黑客与画家》中作者说写作本身会带来更多构思,通常有一半的构思都是在写作过程中诞生的。我写长文章的时候,通常在编辑区域的末尾放一些零碎的句子,那些都是我脑子里冒出来的新的话题;因为怕忘了,所以先放个提示在那里。等写完当前话题之后再归置那些随机冒出来的想法。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组合柜,其中每一节就像一个抽屉,我的任务就是把各种想法分门别类放进不同的抽屉里。

碰巧前一周了解到《深度工作》这本书(Deep Work),简单翻了翻,感觉与我追求的理念比较相符,尽管我的深度工作能力还比较弱。我基本只有在写日志这一件事上能勉强做到集中精力、略作思考。其它事情则通常很快会分心。《明朝那些事儿》里描写的朱元璋“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风格,大概就是深度工作的典型代表吧。浮浅的事情做再多也没有意义,不如做少数几件有深度的工作。这句话的一个推论是:大量的浮浅日志不如几篇极深的日志。这好像是在打我自己的脸。

写长文也是一个体力活儿。把所有的想法都倾倒出去之后感觉脑子都一篇空白,再也不想动脑筋、而且也动不了了。关于今年的长日志,我计划最多再写一篇《原则》的读书笔记。剩下还有几个中篇笔记。除此之外,不想再烧脑。一晃这一年已经过去大半,得开始干点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