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村生活一月汇报

谢益辉 2009-09-27

每天生活是如此琐碎,以至于操起键盘不知道写什么标题是好。开学差不多一个月了,学习上像回到了大二,生活上像回到了小学。选了两门课,外加一门讲座课,天天上实变函数和t检验方差分析,想当年,本小子在实变函数课上是那种会被老师叫醒的学生,可想而知,这种东西我学得很烂了,如今重学一遍,依然不得要领,可能脑子里就缺这根筋吧,总搞不清这铺天盖地的花写字母对统计的意义在哪里,老师倒是一个年轻的大牛,每年有事没事就去JASA和Annals写几篇论文,不经意就发现一群大牛的推导错误(真是牛到惊人,还这么年轻);而方差分析课呢,老爷子人是很好,经验丰富,但就是歧视R,有事没事就说SAS is extremely powerful,本小子坐在底下心想,忍忍吧,那个年代的人都是SAS派,就别争了,如今SAS与R的优劣很明显了,老爷子有时候上课说,啊哈,你们瞧瞧,这里SAS能做,R就不能做(他就是把反过来成立的那些地方都留着不说),本小子至今还在用R+Sweave写作业,看看究竟有什么事情是R不能做的。

刚看见江堂兄发一篇君子厨艺大全,赶紧凑过去围观(要知道,本小子最近对厨艺比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民以食为上帝啊),果然是厨房老手,总结出若干极具robust性能的做菜方法,看来有些东西真的是不管怎么做都会好吃的(以前我只知道蛤蜊)。本小子在来美国之前的上一次做饭差不多可以追溯到小学时期了,想当年,俺和俺弟暑假在家轮流值班,一人做饭,一人放牛,在蚊子嗡嗡飞的昏暗厨房,爬梯子取腊肉,洗了切了炒辣椒炒黄瓜炒土豆,似乎一共就这三样了,炒菜不用放油,因为猪肉已经有很多油了,那时候没有电饭锅,煮饭炒菜全靠那一大口铁锅,大锅水煮,大半熟了全捞起来沥出米汤,然后炒菜,炒完把饭放回去蒸熟,盛出来,剩下一锅锅巴中加入米汤,便是稀饭了,在煮饭的柴火灰烬中埋两个土豆或红薯,吃完饭扒出来就跟宝贝似的。如今在异国他乡的农村再拿起锅碗瓢盆,所有的场景都变了,做饭用电,再也不用守在灶膛前添火;每天吃植物油,想蒸个水蛋吧,没猪油,便放弃了,小时候一直吃着放猪油的水蛋长大,果然有依赖性。室友(香港人)是美国生活,整天汉堡度日,每次看我做饭,都摇头说,太麻烦了,太麻烦了。由于厨房基本是我的天下,没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所以可以放心大胆挽起袖子任它油花飞溅,我没江堂兄那么耐油,一旦油花飞溅,我就离锅一米远,行注目礼10秒钟,锅里平息了再凑上前翻炒,后来学乖了,尽量沥干水,而且当油五六成热的时候就扔花椒葱姜蒜,让它慢慢爆锅,佐料香味四溢的时候就扔肉,速速翻炒,也就不会大溅了。这一个月主食尝试了猫耳朵、纯手工饺子(花了三四个小时)、纯手工面条、烙饼(未遂)、土豆鸡蛋饼、炸薯条(原来麦当劳的薯条如此简单),各种菜就是随意搭配,牛肉猪肉鸡肉鱼和芹菜土豆生菜萝卜黄瓜茄子菜椒,其中最满意的是芹菜牛肉(深感人大食堂太糟蹋芹菜了)和红烧鸡块,总结经验如下:

  1. 糖的作用不一定是让菜变甜,例如红烧鸡块实现在油中放糖,能给鸡块上色,而且更好吃(不甜),因为我不太爱吃甜,所以一直对糖有误解;
  2. 纤维多的菜如芹菜棒子盖上锅盖焖一会儿就好吃多了,否则水分很快蒸发,吃着就跟嚼棉线一样(我本来从不用锅盖,前些日子去肯德基州参观考察回来学乖了);
  3. 肉类加上面粉能保湿(面粉多加水和稀),所以肉会嫩;若有淀粉应该更好,可惜我还没找到哪里有卖淀粉的,等找到之后做鱼香肉丝;
  4. 爆锅材料一定不能糊,否则既影响美观又损失味道,最易糊的就是干尖椒,若有可能,把爆锅的材料(比如花椒)捞出来再炒菜;
  5. 煮稀饭或者煮土豆的时候,加至少两倍于你想象的水(有一次做土豆沙拉,把土豆煮粘锅了);

明日请客吃饭,答谢大家对初来乍到的本小子的照顾,所以今日去超市买了一大堆东西,看见花生,心想这下可以做宫保鸡丁了,于是买了一点回来试了试(用面粉代替了淀粉),酸酸甜甜的,好吃啊,可能就属于胡子同学说的那种做不坏的东西吧,不过花生米不脆,看来网上的教程步骤应该修改一下。

唉,学习和生活汇报严重不成比例,敢情我是来学厨师专业的,想起老板名恰好是Cook,呃,以后回国路人问起,汝在美国做啥方向捏,答曰做饭(Cook)。

附录(胡子同学提到的三从四德,供广大男同胞围观,我先闪了):

三从:

一、太太出门要跟从
二、太太命令要服从
三、太太说错话要盲从

四德:

一、太太化妆要等得
二、太太生日要记得
三、打骂要忍得
四、花钱要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