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文写作的几点常识或经验(兼忆我的英语老师们)

谢益辉 2009-11-06

最近有好几位同学让我帮忙看出国申请的简历和文书,敢情我现在是从多年的人大考研咨询改行到出国咨询了……从这些简历和文书的阅读中,我觉得有些写作方面的简单规则应该在此啰嗦一下,复习初中英语知识,供出国的客官参考。我想起什么写什么,这篇文章也许会更新。

零、一本必读的小册子

有一本叫作“The Elements of Style”的小册子是讲英语写作的,不管你的申请有多忙,一定要抽时间把这本几十页的小册子看完。这本册子相当古老了,也许比你的爷爷年纪还大(传说中的葵花宝典?),但提出的写作规则都是很中肯的。若有大一想出国的同学不幸逛到我这儿来了,我得另外建议各位小客官找一本大部头的英语语法书猛读(个人猛读过张道真的语法书,印象中六七百页,详见后文),我相信这种规则的锻炼对将来的写作会很有用。回头想了一下,搞不清楚我大学英语在上些什么。当然,对这本小册子,由于规则繁多,必然有人不满,认为对语言约束太强,有些规则没多大意义,可以打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语言是拿来用的,会随时间变化的。不过无论如何,我觉得读这本册子益处远大于害处。

一、单数和复数

因为中文的名词基本上没有复数的概念,比如我们说吃苹果时,绝不会说吃苹果(即使吃了十个苹果),所以我们写英语的名词容易忽略单数复数的问题。当我们用一个可数单数名词的时候,前面需要加冠词 a 或者 the,要么就用复数,不要把一个可数名词孤零零光秃秃撂在那儿。例:

[…] it estimates parameters i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这句话中,线性回归模型前需要加a或者the,或者用 models。如果用 the 什么,那么一般表示特指某一个东西,如果不想表达特指,那么用复数。

二、标点符号

空格问题:中文几乎从不需要使用空格,但英文中标点符号和下一个单词之间需要有一个空格,看似很简单的规则,但很多人的英文文章因为没有空格,写出来让人看着觉得憋得慌。

逗号问题:两个独立的句子之间不能用逗号,要么用句号,要么用分号。有些人写东西很随意,逗号一路打到底,不知道段落到底是什么结构。

书名号问题:英文中没有书名号!不要笑,就是有人会在 Word 中给一本书或论文打上书名号。如何在正文中提一本书或论文呢?正确的方式是用斜体或者引号。如果文中要提到数十篇文献,那么我建议还是用参考文献的方式吧,比如 Xie (2009)。

跑题提一下 LaTeX 引号问题:我注意到不是所有 LaTeX 用户都知道引号的正确写法(这让我有点吃惊),它不是 "",而是 ``'',否则,编译出来的文档两个引号的方向是一样的。LyX 用户敬请忽略本段,直接打引号的话它会自动生成正确的引号代码。

三、“统计”这个词

作为申请统计专业的学生,务必搞清楚 statistic 到底是什么,不要开口就说“统计学”是 statistic,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单词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统计量。“统计学”是 statistics,形容词 statistical。

四、few 和 little

它们本身表示否定意思:几乎没有。而不是有一些/一点。如果要表达后者的意思,那么加上 a。阅读的时候尤其注意。

五、关于用词

我经常发现我看不懂发给我的 PS 中的某些句子,因为关键的单词我不认识,也许是我没真正考 GRE 的缘故吧。但我个人感觉这些我不认识的单词可能是通过金山词霸或者某些翻译工具翻译出来的,不知道老外看见这些词会怎么想,反正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用不常见的词。如果想扩大词汇量(我指正常的词汇),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大量阅读。读完之后你的脑子会自动根据单词出现的频数排序,以后写东西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用写作常用词了。我自己曾经干过背词典的蠢事,当然这种蠢方法对我来说有一定正面影响,因为背词典的时候看了不少例句。

总结起来就是,不要查翻译工具,即使查,也要掂量一下词语是否常见易懂。

六、MS Word 用户的注意事项

大多数 Word 默认安装了拼写检查工具,因此请不要轻易忽视划了红杠杠的词句,仔细想想为什么被划了杠杠。当然,我不推荐学术男/学术女们用 Word 写东西。【插播广告:山东大学的客官请关注你们学校的 LaTeX 讲座(by陈丽云)】

七、seldom 和 rarely

本科时候和一个澳大利亚人吃饭,我们说话时用了 seldom,他很奇怪,说他们几乎从来不用 seldom,而用 rarely,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到了美帝之后也发现 seldom 是个几乎没有人用的词,但大约是因为中土大唐人士的初中英语教导的是 seldom,所以我们经常用这个词。

完。

写着写着,想起以前的英语老师们,因此加上一段附录。

附:我的英语老师们

本小子现在混到这个美国农村,还得感谢我的那些英语老师:

初一的英语老师和我沾一丁点亲戚关系(貌似是从我们那个村嫁出去的),所以特别照顾我,当时班里有位同学在上初中之前学过一点英语,所以上课俨然鹤立鸡群,不过老师似乎并不欣赏她,反倒是我被莫名其妙捧起来了,所以不想好好学都不行;

初二英语老师呢,几乎全班同学都讨厌他,可能他当班主任管得太严但又没有威信,偏偏这个老师的口语非常标准(我现在听人把 the 读成“则”或者元音前仍读“呃”不读“咿”就觉得幸亏当年有这么个老师),语法也很严格,所以我还是很喜欢他的,师徒俩关系一直不错;

初三换到老 A 班,配备的是学校最好的英语老师,她对姓谢的那个小子早有耳闻,一年中也很照顾我,想方设法让我去市里参加了一次英语竞赛,话说那次貌似是我第一次走出那个小镇(记当时得我一共揣着两块钱,以为来回坐车就够了,结果上车发现一趟就要三块五,心想怎么要这么大一笔钱啊);

高一高二的英语老师似乎是北方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我们那旮旯很少见,虽然市区很多人都讲普通话,但没几个人能正确读出后鼻音(及卷舌),老师上课都是方言。这位大叔没啥特异之处,循规蹈矩,上课有板有眼,所以我又接受了两年正规训练;

高三再进老 A,英语老师是个年轻小伙儿,呃,其实也不算太年轻吧,他女儿和我在同一个班,英语也很好。和初一有几分类似,这位小伙老师有些偏爱我,我感觉每次作文给我的分都偏高,若没啥大问题基本都接近满分,所以每次考试都过 130 奔 140,最后高考吃了亏,考了几乎历史最低分。这位老师每天都朝气蓬勃,能说会道,我觉得他去新东方肯定没问题……

到了大学嘛,反而没啥学习的感觉了。高三暑假背了一本新英汉词典,大一买了一本牛津,现在也不记得有没有背完 A。分级考试分到二级,要上一年半英语课。老师功底不错,但我现在似乎什么内容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某次上课要表演,一伙人演大话西游,我演至尊宝(汗啊),借了同学的武士刀,被架在脖子上,背出那段英文版的一万年;

到了研究僧,侥幸过了英语入学考试,免去心头大患,实在是对英语课烦得很;博士僧的时候一样。